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艺术资讯 > 铜上春秋 刀笔风华|记2025艺术年鉴人物——宋国柱

铜上春秋 刀笔风华|记2025艺术年鉴人物——宋国柱

2025/10/22 10:55:37 来源:西北艺术网 

1.jpg

在机器雕刻大行其道的今天,有一位艺术家依然坚守着“以刀为笔”的古老契约,在坚硬的铜面上耕耘了近四十个春秋。他以手抵刀,直接刻铜,心手相应,在铿锵声中赋予冰冷的金属以书画的韵味与生命的温度。他,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刻铜”的代表性传承人、被誉为“当代寅生”的宋国柱先生。

02.jpg

独步艺坛:国内唯一的“直接刻铜”者

宋国柱的艺术之路,始于一段特殊的军旅生涯。上世纪70年代在北京服役期间,他有幸得到李苦禅、董寿平等书画大师的亲授,奠定了其深厚的书画功底与高雅的艺术品格。转业后,他将这份对传统书画的热爱,全部倾注于刻铜艺术之中。与普遍先描后刻或借助机械的现代工艺不同,宋国柱承袭了自清代“寅生”一脉相传的正宗技法——手持刻刀,不借任何底稿,直接在铜面上镌刻。这要求创作者必须具备即兴的书画创作能力、精湛的刀法以及强大的腕力,做到“刀至笔随”的艺术高度,其作品不仅形神俱妙,更能准确传递中国传统书画的笔墨意蕴,因而在艺术界独树一帜,广受学术界与收藏界的赞誉。

2.jpg

薪火相传:从技艺独擅到开枝散叶

作为一项濒危技艺的“活态”传承者,宋国柱先生深知个人的力量有限,文化的延续在于群体的力量。他毅然打破“技艺秘传”的旧规,积极投身于刻铜艺术的传播与教育之中。他创办《老神刻铜工作室》、《饶阳传统刻铜艺术传承所》,收徒三十多人,遍及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目前有八位弟子成为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和市级非遗传承人,实现了从“一人独技”到“桃李满园”的可喜局面,为刻铜艺术的存续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3.jpg

宋国柱先生的艺术人生,是一部以坚守、匠心与担当写就的传奇。他不仅是一位将诗、书、画、刻融会贯通的卓越艺术家,更是一位胸怀文化使命、无私授业解惑的传承者。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生生不息的活力,也看到了“守正创新”这一文化精神的最佳诠释。他的工作,不仅是在铜面上镌刻艺术,更是在时代中铸就一座关于文化传承的不朽丰碑。

0.jpg

艺术简介

宋国柱,男,1958年10月生,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人,汉族,中共党员,高中学历,传统手工刻铜专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国学学会副会长,河北省金石学会常务理事。

获奖经历

2013年参加中国文联、民协在开封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展”《刻铜大墨盒》获银奖。

2016年刻铜墨盒《秋韵图》获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收藏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国际收藏文化节暨手工艺大师邀请展“工合杯”银奖。

2018年9月携“巨无霸”刻铜作品《兰亭雅集》(97*60cm)参加了中国文联、民协在徐州举办“山花奖”评选,2019年2月又获河北省设计创意大赛最佳特邀作品奖。

荣誉资质

2017年被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确定为2017年度燕赵文化之星。

2018年编著《跟我学刻铜》一书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据悉这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传统刻铜技法类图书。

2017年撰写的“关于传统刻铜艺术的发展与传承”被《发现》杂志社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

2018年11月22日应邀到河北师范大学作了《中国传统技艺--刻铜艺术的发展与传》的讲座。

 艺术作品鉴赏

上一篇:守千年根脉 赋盆景新生|记2025年艺术年鉴人物——徐大龙

下一篇:没有了